医保基金引入第三方监管座谈会在京举行

2018/12/05



座谈会现场

2018122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医保基金引入第三方监管座谈会”在北京江苏大厦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参加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副司长段政明、处长袁涛以及来自江苏省、无锡市、泰州市的医保管理和经办负责人,来自国家审计署、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公司、信息软件公司等有关研究人员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座谈会由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主持。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黄华波司长主持会议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黄华波司长全面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背景和研讨的主要内容。他指出,近来沈阳骗保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打击医保骗保、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既是国家医保局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也是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的长效机制。但“如何有效、高效地实现医保基金监管”“是否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以及“如何引入第三方监管”等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希望能够集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研究出一剂破题的良方。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段政明副司长发言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段政明副司长介绍了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开展的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引入第三方监管的思路。他指出,随着政府职能从全面管理向国家治理的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来进行医保基金的监管是存在较大缺陷的,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或许是可行之道:一方面,在国家治理背景下,集中社会力量来参与社会保障的经办管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医保基金监管涉及医学、财务、审计、统计、信息等各个方面,可以通过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解决“政府的监管能力不足”的难题。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严娟秘书长发言

围绕着如何引入第三方监管,国家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处长裴晓宁、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李英总经理、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所长赵红梅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娄宇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粟燕杰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乔庆梅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王琬副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彭宅文助理教授、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卢银桂副调研员、无锡市社保中心医保监督部王海阳部长、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人社局王海楼副局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严娟秘书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保专委会胡牧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总公司社会保险部张万强总经理、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赵蒙海总经理分别从财务审计、专家评估、医保经办、市场参与、技术支持等不同角度进行发言,对委托主体、委托对象、委托形式、第三方监管内容、不同主体的关系及责任划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介绍了当前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一些问题。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郑功成会长发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郑功成会长在总结发言中对讨论形成的共识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通过此次座谈会,大家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是在医保基金监管中引入第三方是医保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是明确行政、经办、医疗机构等各方的关系,经办机构需要采取何种机制来激励其内生动力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三是第三方监管需要明确监管的基本思路,即从治标走向治本,从粗线条走向精细化,从普遍问题到细节问题,明确主要问题,紧抓对基金造成重大安全问题的隐患。四是医保基金引入第三方监管需要行政授权,需要采取协议委托的方式,赋予第三方监管的法律依据和责任边界。五是针对当前工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制定规矩,即出台相应部门规章,为医保基金监管提供依据;第二是建立机制,即出台专门针对第三方监管的政策性文件;第三是指导意见,即第三方监管的具体流程规范,比如医保机构如何同第三方进行衔接等等。因此,通过出台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指导性意见,层层递进,医保基金引入第三方监管就可有序开展。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与会各方组建了“医保基金引入第三方监管”研究项目组。郑功成会长对项目组成员的责任与任务分工做了部署。他指出,后续要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尽快形成项目报告和政策建议,为国家医保局制定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